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有机原料,约有75%的石油化工产品由乙烯生产,它主要用来生产聚乙烯、聚氯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二氯乙烷、苯乙烯、聚苯乙烯、乙醇、醋酸乙烯等多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实际上,乙烯产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多年,与美国、韩国和日本等乙烯工业已经成熟或日趋成熟的国家相比,中国的乙烯工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精细化工、轻工纺织、汽车制造、机械电子、建材工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我国乙烯行业正由快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正由乙烯生产大国朝向乙烯生产强国的目标加速前进。从产能看,中国大陆地区乙烯产能从2015年的2111万吨/年增长至2020年的3518万吨/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十四五”期间,国内累计新增乙烯产能将达到3832万吨,预计到2025年底国内乙烯产能将达到7350万吨。从产量看,2020年,我国乙烯产量达到2160万吨,同比增长5.25%;2021年1-9月份,全国乙烯产量2089万吨,同比增长23.1%。产能利用率方面,2015-2020年我国乙烯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截至2020年产能利用率为61.4%,主要原因是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与国内部分设备老旧,运营成本高、效率低等因素的影响。
从进出口来看,2020年,我国乙烯进口总量为197.78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1.19%,出口总量为9.4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70.91%。2021年1-9月,我国乙烯累计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12%;其中9月份,我国进口乙烯约158,909吨,进口额约16,115.23万美元。
我国石化产品市场已经进入“结构性短缺”时代,基础、通用产品竞争激烈,高端、专用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国内在提升通用料产品成本竞争力的同时,重点发展功能化、特色化的专用料产品和结合细分市场需求的新牌号开发。从高质量发展角度,国内乙烯等产业发展不能简单盯准替代进口,需要理性看待行业自给率,客观考虑全球范围内的错位竞争优势,权衡进口国际资源深加工和进口下游产品的利弊,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益、降低产业风险为导向合理优化上下游进口结构,实现进口、出口双向优化。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乙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乙烯行业的相关概念和产业链等,接着分析了乙烯行业发展环境以及国际国内乙烯行业的发展状况及乙烯产量情况,并对乙烯装置、乙烯生产技术做了透彻的解析,然后剖析了聚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乙烯下游行业的发展。随后,报告细致解析了乙烯上市公司的运营状况,最后对乙烯行业的投资及未来发展前景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科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