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是指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由农户、种植养殖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这五部分组成)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极大比例,但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的收入却不足占少数的城市人口收入的三分之一。由此看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弊端。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但现阶段我国的农村金融政策仍不够完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思路不清晰、道路不明确的现象。
自2007年3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成立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村镇银行培育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数量稳步增加,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支农支小作用持续发挥。村镇银行作为县域支农支小专业化社区银行,是发展普惠金融、助力精准脱贫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生力量,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83%,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88万亿,较年初增长17.48%,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19个百分点。2021年,农业保险为1.7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72万亿元。
2021年5月13日,农业农村部通知将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打造“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信贷直通车体系,通过数据共享增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助推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难题。2022年3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要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切实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4月6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以需求为导向强化中长期贷款等信贷服务。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农村金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农村金融的概念、意义以及发展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国际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及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然后具体介绍了国内农村金融行业整体、农村金融产品以及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随后,报告对新型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细分领域的发展、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以及创新企业的布局状况进行了细致的透析,并分析了农村金融区域的发展状况及规划策略。最后,报告对农村金融行业做了投资机会分析及风险预警,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