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新材料 >> 聚酰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等多个领域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38 发布时间:2025-04-23
聚酰胺俗称尼龙(PA),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生产聚酰胺(PA)主要原料是乙二醇、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等。最初用作制造纤维的原料,后来由于其具有强韧、耐磨、自润滑、使用温度范围宽等综合性能,广泛用于机械、汽车、电器、纺织、化工设备、航空、冶金、食品包装膜、合成纤维等领域。
2020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对聚酰胺PA66行业在生产、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
2021年3月12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2022年4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工信部、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提出增加聚酰胺等材料的品种规格。
聚酰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以高温聚酰胺为例,2023年全球高温聚酰胺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4.11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8.9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2%。
聚酰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聚酰胺PA66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98.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36%。初步统计,2022年中国聚酰胺PA66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7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31%。预测到2028年,中国聚酰胺PA66市场规模将突破540亿元人民币。
聚酰胺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电气工业、仪表、汽车、造船业等多个领域。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中国聚酰胺行业市场需求量由367.1万吨增长至449.8万吨。2023年,预计中国聚酰胺需求量将达到459.2万吨。2024年,预计需求量将进一步增至468.8万吨。
由于PA纤维(如尼龙)在纺织工业中因其强度、耐久性和耐磨性而备受青睐,预计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对高性能聚酰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服装、运动服、产业用纺织品等应用领域,PA的市场规模和需求量将保持稳步增长。此外,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材料的关注增加,生物基PA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新型材料,预计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PA在纺织领域的应用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