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信息技术 >> 2024年,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6 发布时间:2025-05-17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学的关键分支,以量子纠缠技术为根基,运用量子力学原理操控量子态,实现两个地点间的信息交互,能完成经典通信无法达成的任务,也是迄今被严格证实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有效化解信息安全难题。量子通信主要分为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两种类型。量子隐形传态基于量子纠缠对分发与贝尔态联合测量,实现量子态的信息传输,但其中量子态信息的测量和确定仍需现有通信技术辅助,目前该技术的纠缠对制备、分发和测量等关键环节有待突破,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阶段,距离实用化还有较大差距。量子密钥分发,也叫量子密码,借助量子叠加态的传输测量,实现通信双方安全的量子密钥共享,再通过一次一密的对称加密体制,也就是通信双方均使用与明文等长的密码进行逐比特加解密操作,实现更为安全的保密通信,该技术是当下量子通信领域相对成熟且应用较多的部分。量子通信凭借其绝对安全性、高效率等特性,在多个重要领域有着关键应用。在国防军事领域,可用于军事机密信息的传输、军事指挥通信等,保障军事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高度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被敌方窃听或篡改;金融行业中,可应用于网上银行、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确保金融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政务通信方面,能够保障政府公文传输、政务信息系统通信等的安全,提升政府办公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此外,在电力能源、医疗数据传输、科研数据共享等领域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各行业的信息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国家对量子通信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行业发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瞄准量子信息等前瞻性领域,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为量子通信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量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清晰规划在2025年前建成10个以上量子通信产业基地,为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政部设立专项基金,如200亿元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量子标准制定,12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量子标准制定与核心器件研发,为量子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和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资金保障。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国际电信联盟(ITU)已采纳中国提出的3项量子通信国际标准,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也有助于推动中国量子通信技术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地方政府同样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促进量子通信产业的发展。例如,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关于支持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简称“量子十二条”),从实施量子初创企业孵化、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产业壮大培育和融合发展等6大方面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助力武汉光谷建成国际国内一流的量子科技创新引领区、产业集聚区、应用示范区。金华市制定《金华市量子通信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27年)》,致力于率先建成立足金华、面向浙江、辐射全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示范城市”。这些政策从资金扶持、产业规划、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为中国量子通信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量子通信行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增长态势显著。2024年,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较2023年的约6亿元实现了快速增长。随着国防、信息安全等需求的持续攀升,预计未来五年行业复合增速将达到52.3%。初步估算,到2030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千亿元级别,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产业链视角来看,上游主要包括量子通信核心器件的研发与生产,如量子光源、量子探测器、超导单光子探测器、铌酸锂调制器等。当前,部分关键器件的国产化率有所提升,像中国科大国盾量子已实现1550nm波段单光子光源的批量化生产,探测效率突破60%,炬光科技2024年量产1550nm波段单光子探测器,探测效率提升至60%,但仍有一些高端器件在技术和产能上有待进一步突破和提高。中游为量子通信设备及系统的研发、制造与集成,涵盖量子密钥分发(QKD)设备、量子网络服务等。2024年,QKD设备在量子通信市场中占比58%,量子网络服务占比32%,中游企业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积极拓展市场份额,科大国盾、问天量子等中游系统集成商的市场份额合计超60%。下游则是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政务、金融、电力、交通、医疗等行业。其中,国防、金融、政务领域应用占比达65%,工商银行量子加密金融专线在2024年处理交易额突破12万亿元,南方电网量子加密电力调度系统覆盖大湾区11个核心变电站,各行业对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推动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科大国盾量子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成果斐然。在技术层面,已实现1550nm波段单光子光源的批量化生产,探测效率突破60%,并不断优化量子密钥分发设备性能。2024年,其交付的QKD设备体积缩小至19英寸标准机柜尺寸,成本较2022年下降40%,带动行业均价从500万元/套降至280万元/套,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拓展上,积极参与国内多个量子通信网络项目建设,与众多政务、金融、电力等行业客户建立合作,为其提供量子通信解决方案,巩固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2024年,科大国盾量子还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25亿元,创下单笔最高纪录,充足的资金将进一步助力其技术研发和业务扩张。
华为在量子通信领域持续投入研发,积极推动量子通信与现有通信网络的融合。与国盾量子联合开发的商用QKD设备,已支持与现有光通信网络的无缝集成,为量子通信的大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在量子云服务方面,华为量子计算云平台已接入3家商业银行的实时交易加密系统,拓展了量子通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此外,华为还积极参与量子通信相关标准的制定,凭借自身在通信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全球影响力,为推动量子通信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贡献力量。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量子通信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如量子光源、探测器、量子中继等关键技术的进步,以及量子通信与人工智能、区块链、6G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驱动力,拓展了应用边界和市场空间。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从产业规划、资金扶持、标准制定等方面,为量子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引导资源向该领域聚集,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