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投资环境 >> 202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研究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599 发布时间:2023-06-24
区域经济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最大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巨大增长,更体现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四十年间,中国城市化率从18%到了2021年的64.7%,公报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到202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可以说,中国城市化还在半程,更重要的是城市发展到了内涵式的阶段。有特色、有产业、有创新能力的城市才能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中胜出,南北方城市发展的差距,也是经济状况的直观体现。
从四十年来,中国城市竞争力和实力的变迁可以看到,北方,尤其是东北经历了一个剧烈边缘化的过程,1978年,全国十大城市中有六座是在北方,现在已经逆转了。从中国经济地理的变迁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也是中国逐渐融入到海洋经济圈的时代,这是一个难以扭转的趋势。从世界城市格局来看,全球绝大多数的财富和人口聚集在沿海城市(群)之中,南方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
区域发展战略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仍将继续实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巨大,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客观上形成了区域发展“位势”,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有“接替”能力,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平稳的概率比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不变。
内容节选自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3版)》,如有需求,联系和仕咨询集团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