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轻工业 >> 2024年皮革等行业营收上涨3.7%,达到8533.2亿元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4 发布时间:2025-05-18
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革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其表面特殊粒面层具有自然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材料的显著特征。从制造方式上,皮革主要分为真皮、再生皮、人造革、合成革。真皮直接取自动物皮,保留天然特性,根据动物种类又可细分为牛皮革、羊皮革、猪皮革等,牛皮革质地坚韧、耐磨耐用,常用于制作皮鞋、皮带、钱包;羊皮革柔软细腻,适合制作皮衣、手套;猪皮革价格亲民,常见于鞋面和箱包制作。再生皮则是将各种皮革废料粉碎后,加入黏合剂等重新加工制成,成本较低,常用于中低端皮革制品。人造革是以纺织或针织材料为基布,通过涂覆聚氯乙烯(PVC)等化学原料制成,颜色和图案丰富,价格实惠,但透气性和耐用性较差。合成革一般以无纺布为基布,用聚氨酯(PU)等合成树脂涂覆,性能更接近真皮,在高端产品中应用广泛。
国家和地方政府从多维度为皮革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在产业规划方面,《皮革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皮革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竞争新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设计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设立时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在设计研发、智能制造等方面投入的皮革企业给《予补贴。环保政策上,严格规范皮革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制革、制鞋、毛皮加工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皮革、毛皮取水定额标准,制革、制鞋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相继发布。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将占比最大的蓝湿革废碎料运输环节列入豁免范围,打通含铬皮革废碎料在运输,小皮件、再生革和静电植绒生产,以及通过“点对点”定向利用方式生产工业明胶、工业蛋白等产品的通道,助力皮革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皮革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皮革行业规模庞大,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行业运营数据来看,营收整体有波动。2017-2020年,中国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营业收入从14735.8亿元大幅降至10129.1亿元;2021-2022年有所回升,2023年又下滑至7986.1亿元;2024年行业营业收入小幅上涨3.70%,达到8533.2亿元,2025年1-2月延续上升趋势,同比上涨0.8%,达1220.4亿元。2023年末,皮革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00多个,实现营业收入近8300亿元,同比下降5.4%;实现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2.0%。2023年,我国皮革全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46.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969.8亿美元,同比下降7.6%,进口额177.1亿美元,同比增长2.6%,进出口总额占轻工行业的近10%,出口额占轻工行业的10.8%。
兴业皮革主要从事天然牛皮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鞋包带用皮革、汽车内饰用皮革、家具用皮革以及特殊功能性皮革等。在产品端,公司在鞋包带用皮革领域定位于中高端,满足国内外知名品牌需求。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型皮革产品,如具有特殊纹理和质感的皮革,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在市场拓展方面,巩固现有客户群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与国际品牌合作。在投资方面,可能会加大对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和政策趋严,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皮革行业必然趋势。企业将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例如,推广无铬鞣制技术,降低重金属污染。同时,更多使用环保型皮革化学品,研发可降解皮革材料。在原材料采购上,注重动物福利和可持续性,确保皮革来源合规、环保。预计未来,绿色环保皮革产品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