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为主,充分发挥温州、南京、镇江、南通、苏州等沿海和长江下游港口的作用,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各大港口群中,长三角港口群是其中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一个。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作为长三角港口群的代表,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支撑。目前,全球货物吞吐量位列前十位的港口中,长三角地区占据三席,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和苏州港分别位于第一、二和第七位。长三角港口群在集疏运体系建设、江海河海联运方面一直在进行一体化探索,当前航运一体化建设逐渐从要素合作走向制度合作。
2021年,沿海七大区域港口群分化发展,区域排位小幅调整。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占比39.3%,稳居各区域之首;山东沿海、津冀和珠三角分别占14.6%、14.5%和12.8%,山东沿海超过津冀位列第二位;西南、辽宁沿海和东南分别占6.7%、6.5%和5.7%,辽宁延续2020年的负增长、跌出前五名。长三角腹地经济发达、产业链齐全,发展韧性强,带动沿海港口除钢铁、矿建外绝大部分货类的普遍增长,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2%,两年平均增速为4.0%。截止2020年底,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50万标准箱,增长0.4%。连续十一年蝉联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综合上海内河货物吞吐量;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1877万吨,与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宁波舟山港202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同比增长4.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7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3%,运输生产实现了逆势增长,货物吞吐量连续第12年保持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列全球第三。
长三角港口由分散竞争向协同合作发展,着眼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港口网络规划与布局,以资本为纽带、多式联运为契机,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同时推动航运服务由聚焦“船舶服务、港口服务”的核心服务产业向兼顾“船舶代理、修造服务、劳务经纪、船舶检验”等支持服务产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长三角港口群集疏运和现代航运服务双轮驱动。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长江三角洲区域要推动港航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布局,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长三角地区港口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港口的定义、功能、分类、管理机构及行业规划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港口业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业的发展现状,并对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状况做了详实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及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随后,报告对长三角港口的投资做了细致的分析,最后分析了长三角港口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您若想对长三角地区港口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长三角港口的建设运营,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