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我国危险废物产生来源广、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具有分布广泛和产生量集中的特点,危害性和环境风险十分突出。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危险废物的主要来源有造纸、采矿、化学和有色等行业。
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监管和处置能力不断加强。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45亿元支持479个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快补齐设施短板弱项。截至2021年底,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约1.7亿吨/年,是“十二五”末的3.3倍。
近年来,政策出台、监管的加严,倒逼企业进行危险废物处理,促使危废收集走向正规渠道。污染防治规划、危险废物目录、污染控制标准与技术规范、集中处置收费制度等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已逐渐形成。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危险废物转移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20)正式发布实施。《标准》取消了对危险废物焚烧设施规模的划分、烟气黑度排放限值指标,增加了焚烧炉烟气一氧化碳浓度技术指标、在线装置运行要求等。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以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与安全风险。2021年7月7日,为贯彻落实有效治理危险废物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规定,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2021年9月,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重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退役费用预提和管理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2021年1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危险废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推进和规范危险废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2021年12月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转移办法》提出危险废物转移总体应遵循就近原则。2021年1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等七项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的公告。2022年2月19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的通知》。其中规定,原则上应将行政区域内危险废物年产生总量10吨以下的小微企业作为收集服务的重点,同时兼顾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学校等单位及社会源。2022年4月6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严密防范已淘汰的落后产能异地落户、办厂进园。健全城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关停并转、退城入园等支持政策措施。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部门协作、联合执法、重大案件区域会商督办机制,形成覆盖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碳中和下,危废深度资源化的技术路线最受追捧。碳减排压力下,节约能源、资源+环保成为必由之路,其中危废资源化既可处置危废又可深度资源化提炼废铜、废铅、废锡等多种再生金属,工艺路线兼具环保+循环经济减排属性,或将成为碳中和背景下危废处置的“新主线”。
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工作。REITs有利于盘活环保行业存量资产,改善市场投资环保的意愿,推动未来危废固废治理行业经营模式和运营能力提升。目前,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处于成长期初期,行业景气度高,发展速度快,是进入的好时机。建议关注东江环保、瀚蓝环境、启迪环境等重点企业在危废处理领域的投资模式及布局方向。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阐述了危险废物的相关概述,对危废处理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做出全面分析,接着重点分析了中国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格局,并对工业危废、医疗危废等细分市场及重点区域市场的发展进行深入透析。随后,报告详细介绍了危废处理行业的商业模式、技术路径、相关行业发展及重点企业运营状况。然后,报告分析了危废处理行业的投资风险、策略及项目投资案例,并对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最后对危废处理行业的政策实施情况做了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