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一般把速度等于或大于200km/h的动车组称为高速动车组,也可称为高速列车。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高速动车组是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上线运行的“和谐号”动车组。我国高速列车制造业是在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业基础之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铁路低成本引进了先进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和大功率机车技术,掌握了关键技术,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平台,实现了高速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在国内企业的设计制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我国企业制造的产品。
2011-2019年,我国动车组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突破3600标准组,达到3665标准组,较2018年增加443标准组,同比增长13.7%。同时,动车组投入使用量也不断提升,2019年,我国投入使用动车组达到2.93万辆,同比增长13.7%。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拥有动车组3732组,每百公里约9.80组,相较2019年每百公里约9.97组的配置标准略低。预计到2021年底,全路动车组拥有量将达到3910组,配置标准将恢复至9.88组/百公里左右。2020年国铁集团分别采购高速动车组和机车220组和380台,对比2021年计划,同比分别再减少23.18%和5.26%;货车2020年采购3万辆,2021年预计增长66.67%。
2020年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目标,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到2035年,北斗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逐步应用,并研制智能型高速动车组。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打造智慧公路、智能铁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推进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应用。其中,运用信息化现代控制技术提升铁路全路网列车调度指挥和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研制智能型高速动车组。
2021年3月,两列8辆编组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客)完成碰撞试验,这是世界首次在符合实际工况的线路上进行的整列车被动安全碰撞试验。此次试验有效采集了列车吸能系统的变形次序、防爬车、防脱轨性能等重要数据,成功验证了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发的高速动车组碰撞吸能系统的安全有效性,标志着我国轨道客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高速动车组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六章。报告首先对动车组定义、分类及“和谐号”高速动车组相关知识做了简介,接着对高速动车组行业发展现状做了深入探讨,并详细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设计及制造技术、高速动车组制造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然后分析了高速动车组市场招标采购情况,最后报告还研究了高速动车组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