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能源电力 >> 能源展望2023

能源展望2023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614 发布时间:2023-02-17

1.俄乌战争可能会对全球能源体系产生长期的影响

从能源角度来看,俄乌战争的影响将分为三个方面:能源安全、经济增长和全球能源供应结构:

➢能源安全:对能源短缺和易受地缘政治事件影响的担忧引发了全球对能源安全的日益关注。这将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努力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转向消费更多国内生产的能源,并为能源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更大的动力。

➢经济增长:俄乌战争引发的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急剧放缓。这种商品价格冲击的直接经济影响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存在。中长期来看,战争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全球一体化和贸易的步伐,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加关注本国和本地区的适应能力,降低了国际冲击带来的风险。这种较慢的全球化步伐预期将导致未来30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略有下降。

➢全球能源供应结构:未来俄罗斯能源的供应尚不确定。短期,制裁将会影响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减少,中长期来看,俄罗斯受外国投资和技术的制裁或将会逐渐缓解。

俄乌战争后市场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加剧,引发了“能源自主”的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国内能源供应,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也降低了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出口国的地位:

➢能源安全担忧的加剧对能源贸易的影响在石油和天然气上最为明显,因为这两种燃料的贸易量最大。且这种影响在中国和印度尤为突出,因为中、印两国75%-85%的石油依赖进口,进口天然气占40%-55%。

➢能源安全担忧的加剧同样影响欧盟,欧盟之前一直依赖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和石油。2021年,欧盟、中国和印度合计约占全球石油进口45%,约占天然气进口50%。

➢在这些传统能源高进口依赖的国家和地区,其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增加空间有限,这意味着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减少的份额被国内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填补了。

2.石油:需求预期下降,供应由美国和OPEC主导

中长期内,新兴经济体的石油需求预期缓慢增加,但这个增长的需求量被发达国家石油需求量的加速下降所抵消,在这种趋势下,BP预计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石油需求中的份额将从2021年的55%增加到2050年的70%左右。以此为条件,BP提供了三种情形下的石油需求预测:

➢在“能源快速转型”和“碳中和”进程前半段,石油继续在全球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BP预计2035年全球石油消费量约7000-8000万桶/日,而后半段石油需求将加速下降,BP预计“快速转型”预期下2050年石油需求约为4000万桶/日,而“碳中和”预期下2050年石油需求约为2000万桶/日。

➢若考虑到“俄乌战争“的影响,BP预计近十年石油消费量约保持1亿桶/日的水平,此后逐渐下降,到2050年约为7500万桶/日。

汽车的“新能源转型”,是石油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石油需求在未来10年趋于平稳,之后有所下降,原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车辆以清洁能源为燃料,致公路运输中石油需求下降。

石油在所有运输方式中的重要性都在下降,这反映了向清洁能源转变的过程。这种“旧—新能源的过渡”在公路运输中以电气化为主,在空运和海运中以生物和氢气燃料为主:

➢在公路运输中,考虑到“俄乌战争”&“碳中和”的情况,BP预计轿车和轻卡的电气化进程至2035年约5亿辆,2050年将达到14亿辆。2035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的40%左右,2050年将达到70%。

➢中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也将摆脱柴油的依赖。BP预计,考虑到“碳中和”和“能源转型”的影响,全球柴油卡车占比将从2021年90%下降到2035年70-75%,2050年将下降到5-20%,其转型方向主要是电动车和氢能重卡。BP预计2035年,中国、欧洲和北美共电动车增量预计占比全球增量的60-75%,2050年或将达到50-60%。

➢在航空运输业,在“能源转型”的条件下,BP预计2050年,石油占航空业能源的比例将下降到60%,若同时考虑到“碳中和”的影响,2050年这一比例将下降到25%。石油使用的减少主要由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所替代,SAF主要有生物能源(生物喷气)、合成喷气燃料等。

全球石油供应结构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石油产地储量逐渐被耗尽、欧佩克竞相增加其市场份额,美国致密油产量近10年或将不断增长,俄罗斯石油产量会持续下降:

➢BP预计,美国致密油(包括NGL)2030年前将达到1100-1600万桶/日峰值,未来10年巴西和圭亚那的致密油产量也会增加,BP预计到2035年将分别达到约500万桶/日和200万桶/日。美国致密油开采技术逐渐成熟,同时考虑到欧佩克或将在石油需求加速下降的大背景下采取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战略,BP预计,在“俄乌战争”&“碳中和”的条件下,2025年美国致密油产量将下降到约600万桶/日。

➢由于“俄乌战争”的发生和“碳中和”的影响,BP预计俄罗斯石油产量将持续下降,从2019年约1150万桶/日预计分别下降到2035年、2050年850万桶/日和700万桶/日。

➢为了应对石油需求的下降以及美国和其他非欧佩克国家供应增长的压力,欧佩克会在2030年前采取降低产量的生产战略并接受较低的市场份额,其市场份额的下降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最为明显。BP预计石油需求的下降在2030年后会逐渐加快,欧佩克会更积极地参与竞争来提高其市场份额,2050年欧佩克在全球石油生产中的份额会增加到45-65%。

➢非欧佩克生产的成本结构较高,BP预计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2050年石油产量将下降75-85%。

3.天然气:需求短期内增加,供应由美国和中东主导

在短期内,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这种增加随后被发达国家主导的从天然气到低碳能源的转型所抵消。BP预计2025年前天然气需求会上升,LNG贸易增长强劲,而2030年后LNG贸易的不确定性会增加。

新兴经济体工业发展和发达经济体低碳化转型对全球天然气需求的净影响取决于能源转型的速度:

➢BP预计在“俄乌战争”和“能源快速转型”条件下,2030年前全球天然气需求上升,而“碳中和”条件下天然气需求会在2025年达到峰值并在此后下降。

➢由于亚洲和非洲电力行业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加,BP预计在“俄乌战争”影响下2050年前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需求水平将比2019年高20%。

➢由于电气化模式的推动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BP预计2030年后发达国家、中国和中东地区在“能源快速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天然气需求下降,2050年天然气需求分别比2019年减少40%和55%。

由于亚洲新兴国家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2030年前LNG贸易持续增长,且主要增长来源为进口;2030年后由于多种因素对天然气需求的综合影响,LNG贸易不确定性提高:

➢BP预计在“能源快速转型”和“俄乌战争”条件下,2020年至2030年天然气贸易会增长60%,在“碳中和”条件下会增长三分之一。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亚洲新兴国家推动的,且LNG进口占亚洲新兴国家2030年天然气消费增长的65-75%,是天然气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

➢BP预计“俄乌战争”影响下2030年至2050年LNG进口量会增加30%,因为新兴经济体电力和工业行业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加抵消了发达国家天然气需求的下降。

➢同期“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LNG进口量则会下降40%,因为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低碳能源转型抵消了新兴经济体对LNG需求的增长。

2030年全球LNG需求的增长主要由美国和卡塔尔出口的大幅扩张满足;俄罗斯近年LNG出口受到制裁的影响而下降:

➢BP预计在“俄乌战争”和“能源转型”条件下,2030年美国LNG出口增长占全球LNG供应增长的一半以上,在“碳中和”条件下占三分之二,剩余的增长大部分为中东地区的出口。2030年,美国和中东共占全球LNG供应的一半左右。

➢由于美国LNG竞争越来越激烈,运输成本越来越高,BP预计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2030年至2050年美国LNG出口会下降一半以上。

➢受制裁的影响,2030年前俄罗斯LNG出口一直受限。BP假设在“俄乌战争”条件下,对俄罗斯的制裁会在2030年后有所缓解,俄罗斯LNG出口在2050年会翻倍;而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俄罗斯LNG出口在2050年前不会有太大增长。

➢与去年的《能源展望》相比,BP预计俄罗斯的LNG出口量在2035年将减少100-600亿立方米,在2050年将减少150-500亿立方米。

4.电力:需求大幅增长,供应的增长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

在新兴经济体日益繁荣和全球能源系统日益电气化的推动下,电力需求强劲增长。BP预计2050年全球终端电力需求会增长75%,而其中90%的增长是由新兴经济体带来的。

随着能源体系的日益电气化,终端电力需求大幅提升,且电气化进程在所有终端行业都很明显:

➢能源系统的日益电气化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最为明显,BP预计在这两种条件下电力在最终能源消费量(TFC)中的份额将从2019年的20%增长到2050年的40-50%。在“俄乌战争”影响下,尽管去碳化速度较慢,但电力在TFC中占比仍然将增加到30%以上。

➢电气化最高的行业是建筑行业,BP预计2050年该行业至少有一半的能源需求实现了电气化。“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建筑行业能源需求的电气化程度较高是因为更多地采用了热泵技术。

➢由于公路运输日益电气化,运输行业电气化增长最大。工业电气化大幅增长的空间有限,尤其是涉及高温(>200摄氏度)的工程。

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球发电逐步实现去碳化;大部分未来发电量增长的源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的增长:

➢BP预计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2050年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将占全球发电量的三分之二,在一些地区接近75%;其他低碳发电能源(核电、水电、生物能源和地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2050年它们占全球发电量的25%左右。在“俄乌战争”条件下,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份额约为50%。

➢BP预计煤炭发电的份额下降的最多,在“俄乌战争”条件下从2019年接近40%下降到2050年的10%左右,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煤炭发电几乎下降到零。

➢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进程前半段,由于天然气在新兴国家中仍然很重要,所以它在全球发电中的作用相对稳定。但是随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天然气消费在进程后半段急剧下降。BP预计2050年剩余的天然气发电量将有60-95%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一起使用。

➢由于低碳能源地位的日益提高和CCUS的使用,BP预计2035年“能源转型”中的发电碳排放将下降约55%,到2050年基本消除。生物能源使用率的提高和CCUS使得电力行业在2050年成为负排放源。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用于推动发电量增长的能源各不相同,反映了它们发展阶段、发电市场的成熟度和规模的差异:

➢2030年之前,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增长主要由中国和发达国家主导。2030年前,BP预计中国和发达国家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增长的80-85%。由于新兴经济体(不包括中国)电力需求增长强劲,并快速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上述比例在2030年后将下降到35-60%。

➢BP预计在2030年之前,天然气发电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新兴经济体。但在“能源快速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随着电力行业低碳化转型,2030年后新兴经济体天然气发电会减少。发达经济体天然气发电在最近几年维持稳定,随后会下降。

➢由于电力行业去碳化转型,BP预计未来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条件下所有地区的煤炭发电量将明显减少。然而在“俄乌战争”条件下,煤炭的使用更为持久,2030年前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煤炭发电量会增加,随后20年中国煤炭发电将急剧下降,并造成全球煤炭发电总量的下降。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