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新材料 >> 非高炉钒钛磁铁矿冶炼及钒产品绿色制造迫在眉睫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55 发布时间:2025-04-20
2012年7月,《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提出了控制资源开发总量、严禁以开发钒钛资源为名扩大钢铁产能、形成钒钛铁精矿生产能力等目标。
2023年6月17日,发布《关于支持承德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化标准建设,推动钒钛产业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宣贯和实施。统筹钒钛磁铁矿资源供给,支持承德市建立钒钛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管控机制。推进智能绿色发展,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2024年3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钒钛磁铁矿中钒钛高效回收与高值利用技术”项目:突破传统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原料提取、材料制备的局限,解决高效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
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炉生铁产量达8.71亿吨,同比增长0.7%,几近占全国生铁总产量的100%。这意味着,相较于国外而言,目前我国仍是全球钢铁生产供应大国。
全球大约90%的钒以钒合金的形式消费于钢铁行业中,大约5%以钒铝中间合金的形式用于钛合金,其余大约5%应用于化工及其他行业。2022年中国钒(折合成五氧化二钒)市场规模约为163.86亿元人民币,市场均价约为12.12万元/吨。以攀枝花市为例,2023年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实现产值521.1亿元人民币,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攀枝花市力争到2027年钒钛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钒产量16.2万吨,约占全球的68%。中国海绵钛产量22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68%。钛材产量达到18万吨左右,占全球产量的70%。钛白粉产量420万吨,占全球的60%。
中国钒钛产业规模产量优势明显,2023年钒产量、海绵钛产量、钛材产量和钛白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显示出产业进步达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