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化工新材料 >> 到2030年,全球钙钛矿组件产能有望达到数百GW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24 发布时间:2025-05-15
钙钛矿是一类具有特定晶体结构、通式为ABX₃的化合物,其中A通常为有机阳离子或大半径无机阳离子,B为金属阳离子,X为卤族阴离子。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钙钛矿卓越的光学与电学性能,使其在光伏领域展现出极大潜力。例如,钙钛矿材料对光的吸收系数极高,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光谱中的不同波段,实现高效的光电转换;其载流子扩散长度长,有利于电荷的传输与收集,从而提升电池的性能。此外,钙钛矿还具备可溶液加工性,这使得其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且易于实现大面积制备和柔性化应用。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虽短却成就斐然。2009年,日本科学家首次将钙钛矿材料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实现了3.8%的光电转换效率,标志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诞生。此后,全球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在材料体系、电池结构和制备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2012年,全固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问世,效率达到9.7%,开启了该领域快速发展的新篇章。随着两步沉积法、阳离子交换等技术的应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相继突破15%、20%和25%。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钙钛矿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钙钛矿市场规模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尽管目前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占比相对较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其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预计在2025-2030年期间,全球钙钛矿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50%。到2030年,全球钙钛矿组件产能有望达到数百GW,市场规模将攀升至数千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以及钙钛矿电池在效率、成本等方面的显著优势逐渐凸显,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纷纷布局该领域,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国家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钙钛矿产业的扶持政策。2022年8月,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明确提出研发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等技术;2023年9月,国家能源局将钙钛矿及叠层太阳能电池列入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工程;2023年11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在开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中,优先考虑钙钛矿及叠层太阳能电池。这些政策为钙钛矿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钙钛矿电池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如金属卤化物、有机胺等价格波动较大,且部分高端原材料供应可能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存在供应不稳定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计划。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成本将增加,若供应中断,企业生产将面临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