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交通运输 >> 临空经济将成为加速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往来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7 发布时间:2025-04-29
临空经济是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产业类型涵盖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民航业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
得益于中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作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门户,临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同时,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航空便捷、高效的优势更加凸显,临空经济将成为加速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往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互联网电商的兴起,带动物流行业日渐繁荣,有力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也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在新阶段下,物流业面临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碎片化、外部竞争压力大等的问题,智慧仓储及物流平台则能有效促进供需适配、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解决传统物流的小、散、乱问题,促进传统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2021年3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冷链物流。
2022年5月17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旨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024年11月27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旨在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智慧仓储及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约为153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80%。
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仓储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1760.5亿元。2023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903亿元,较上年增长12.98%。预计2024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8546亿元。
目前,我国智能仓储设备的渗透率程度普遍较低。其中,AGV渗透率最高,达29%。其次为机器人手臂、智能存储设备、智能分拣设备、智能装卸设备,占比分别为26.7%、19.8%、11.9%、11.8%。随着大物流的蓬勃发展,智能仓储设备市场应用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我国智能仓储市场增长迅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和制造业大国,对智能仓储有着巨大需求。2022年注册量为3.93万家,2023年上半年为6.13万家。可以看出,中国智能仓储企业注册量逐年递增,2023年上半年注册量较2022年有所增加。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慧仓储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电子商务、零售业和制造业等领域,对高效、准确的仓储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