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信息技术 >> 2024年,中国计算机仿真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元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6 发布时间:2025-05-16
中国计算机仿真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对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需求不断攀升。根据和仕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计算机仿真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元,较2023年增长15%,延续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自2019年以来,行业市场规模从800亿元起步,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7%的速度增长。
随着芯片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计算能力大幅提升,为复杂系统的仿真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超算中心的建设和云计算平台的发展,使得企业和科研机构能够更便捷地获取高性能计算资源,开展大规模的仿真实验。在气候模拟领域,利用高性能计算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模拟全球气候变化,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计算机仿真行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计算机仿真产业链已逐步完善,上游主要包括硬件设备供应商和基础软件开发商,为仿真提供计算、存储、显示等硬件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中游是仿真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负责开发各类专业仿真软件,如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等,并将软件与硬件进行集成,提供完整的仿真解决方案。下游则是各行业应用客户,包括制造业、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根据自身需求采购仿真产品和服务。
国家高度重视计算机仿真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利用计算机仿真等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国家还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计算机仿真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对从事仿真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计算机仿真领域,促进产业发展。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国家和地方对计算机仿真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政策的调整可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可能增加企业成本。政策的监管力度和标准也有待进一步明确,企业可能面临合规风险,需要不断调整业务模式以适应政策要求。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也可能对行业产生影响,如技术封锁、贸易摩擦等,可能导致企业获取关键技术和设备的难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