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能源电力 >> 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到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

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到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集团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阅读量:5 发布时间:2025-05-15


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报告对中国氢储运行业进行全面分析,涵盖行业现状、技术路线、政策环境、市场格局及未来趋势。报告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氢国,氢储运市场规模正以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预计到2025年行业产值将达千亿级别。当前高压气态储氢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但固态储氢、液氢储运等新技术正加速突破。在国家"双碳"目标驱动下,氢储运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但也面临技术瓶颈、成本高企等挑战。本报告深入剖析行业痛点,预测未来五年投资机会,为相关企业提供战略决策参考。

中共中央下发相关意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三项液氢国家标准,完善氢能标准体系,填补国内民用领域液氢标准空白。

根据和仕咨询集团发布的《中国氢储运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迅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量约3300万吨,在清洁低碳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到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2030年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以上;到2050年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10%以上,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氢储运技术的突破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国氢储运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300亿元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超过30%。高压气态储存技术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60%,低温液化和金属氢化物储存技术分别占据约25%和10%左右。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氢能应用场景的拓展,氢储运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本青睐氢能产业,双碳目标带来发展机遇,氢能在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氢储运处于氢能产业中游,承担着将制得的氢气进行压缩或液化后储存,再通过车载或管道等方式运输至下游加氢站、化工企业等应用领域的关键功能。其技术路线选择直接影响氢能利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决定氢能能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核心因素。

和仕咨询集团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氢储运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国外高压气氢的压力已达到70MPa,液氢储运也较为成熟,而中国在高压储氢压力等级、液氢商业化应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存在氢能价格难以大幅下降、氢能检测技术能力不足、燃料电池成本下降不及预期、氢能储存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等风险。总体而言,中国氢储运行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技术和成本方面的挑战,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风险,把握投资机遇。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