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旅游酒店 >> 和仕咨询:中国旅游行业展望-OTA 和线下旅行社

和仕咨询:中国旅游行业展望-OTA 和线下旅行社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714 发布时间:2023-02-15

旅游服务业务经营主体包括OTA及线下旅行社,分别对应在线旅游市场和线下旅游市场,我国在线旅游市场起步相对较晚但渗透率快速提升,2020年以来疫情加速线上化进程,根据和仕咨询数据,2021年国内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4.8%至约1.33万亿元,渗透率从2019年 的16.7%提升至2021年的约46%,接近全球平均水平。OTA及线下旅行社主要经营内容为境内外交通、住宿预订业务和境内外旅游产品营销,从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及线上化率来看,在线交通领域市场规模最大且线上化率最高。2021年中国在线交通市场规模达到9,794亿元,线上化率62%,占在线旅游市场比重的74%;在线住宿和在线旅游度假市场规模和占比相 对较小,2021年市场规模分别为2,303亿元和1,210亿元,线上化率分别为40%和12%,分别占在线旅游市场比重的17%及9%。2022年上半年,受德尔塔与奥密克戎病毒影响,国内疫情反复,其中一线城市受疫情影响更大;2022年暑期,疫情有所好转,国内OTA平台阶段恢复, 在7~8月需求修复过程中OTA企业的业绩反弹明显,但10月以来疫情多点散发,OTA企业主要 业务开展受到较大限制,预计OTA平台全年业绩难以实现良好的恢复。

从线下旅行社发展情况来看,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近年来全国旅行社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9月末为 44,359家,但因为国内疫情散点式爆发以及跨省游熔断,计入旅行社总数的部分旅行社处于 暂停营业状态,旅行社景气指数持续低迷,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2,927.83 万人次。此外2021~2022年,疫情影响持续,虽然2022年以来疫情防控政策进行多轮调整,但受病毒传播力上升影响,旅行社主要业务开展仍面临较大的困难,人员支出难以维持疫情前的水平,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亦较2019年大幅下降。目前,境内旅游市场已出现复苏趋势, 元旦及春节期间的旅游产品搜索量和预定量均显著增长,对OTA及线下旅行社企业发展产生 良好的促进作用,未来随着国内主要省市疫情逐步过峰,跨区域游将推动OTA平台及线下旅 行社的境内业务快速发展。此外,近年来自助出境游旅客对OTA平台依赖度较高,根据疫情前市场数据来看,2019年通过在线旅游网站或App获取旅游信息以及购买旅游产品的出境游旅客占比分别约77.3%和71.6%,海外收入是OTA企业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携程为例, 疫情之前携程海外收入占比在30%以上,跨境游市场有序恢复对OTA平台发展至关重要。

2023 年,我国全面开放入境市场,且计划自2月6日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有序开放出境市场,跨境旅游的逐步开 展将对OTA企业的业绩增长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而随着全国主要城市逐步度过疫情高峰期, 线下旅行社有望逐渐回到正常经营状态,带动线下旅游市场恢复性发展。从OTA行业竞争结构来看,在线旅游竞争日益激烈、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并不断挤压线下旅行社的生存空间,CR5占比高达92.8%。按照成交额来看,市场前五大品牌分别为携程旅行、美团旅行、同程旅行、去哪儿旅行和飞猪旅行,2021年市场份额分别为36.3%、20.6%、14.8%、13.9%和7.3%。 此外,为增强自身竞争力,2022年以来以携程为代表的OTA企业进一步加大在内容生态上的布局,加速市场渗透,资源持续向头部集中,龙头效应更加凸显。从境内外交通业务来看,境内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2022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2.5亿 人次,同比下降43%,恢复至2019年的38.1%;2022年铁路完成客运发送量16.1亿人次,同比 下降约40%,仅为2019年的44%;2022年1~11月公路旅客客运量为33.09亿人,同比下降29.8%, 恢复到2019年的27.6%。OTA和线下旅行社的境内交通业务主要体现为机票预订业务,因全年 多次大范围的疫情扩散,2021~2022年整体民航旅客运输量恢复不及预期,据中国民用航空局 数据统计,2021年民航全行业旅客运输量4.4亿人次,同比2020年增长了5.5%,小幅回升,但仅恢复到2019年的66%。2022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反复导致政策调整频繁,对旅客出行产生 较大制约,公商务需求严重不足,旅游团队出行减少,民航全行业旅客运输量约为1.2亿人次, 同比下降51.9%,只有2019年同期的三分之一,2022年第三季度环比上升,同比增长36.3%, 但民航旅客运输量仅达2019年一半左右。未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调整,境内交通业 务有望大幅回升。从境外业务情况来看,2021年国际和地区航线的出入境旅客量受到传播力 较高的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影响出现下降趋势,国际和地区旅客运输量同比2020年下降超过 30%,仅为2019年旅客量的3.5%。从2022年上半年情况来看,因国外疫情反复和入境航班熔 断政策,入境客运航班减少,根据民航局数据显示,入境客运航班执行量6,343班次,相比2021年减少42%,降幅明显,从月度情况来看,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召开,2月份入境航班较 去年同期增加11%,其余月度均同比下降。从入境始发区域来看,2022年上半年港澳台始发入 境航班量最多,占比44%,日韩次之,占比18%。而美加地区和欧洲地区始发航班均同比下降。 2022年5月底,国务院提出有序增加国际客运航班数量,且入境航班熔断政策逐步放宽,随着 政策的逐步传导,2022年第三季度,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回升明显,三季度共完成53.7万人 次,环比增长73.3%,较去年同期增长36.3%。2022年11月以来,国家卫健委调整入境人员隔 离政策,有助于境外交通业务的进一步复苏,但受限于国际航班编排审批,航司国际客运航 班数量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航班供给不足使得机票价格大幅上涨,对境外交通业务的恢复产生一定制约。 

从住宿预订方面来看,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旅游度假发展报告》显示, 2022年消费者文旅住宿信息的主要获取渠道是微信、小红书、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占比 58.13%,线上化趋势显著。2021~2022年,国内酒店入住率保持较低水平,住宿预定市场整体 恢复情况不佳,较低的入住率使得酒店端更需要通过下游OTA渠道寻找差异化人群进行销售, 推动OTA需求持续增长,2021年在线住宿预订市场规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7%,根据和仕咨询预计,2022年在线住宿市场有望同比增长20%以上。2021年我国在线酒店预定 的订单主要集中于美团与携程,累计占比为76.10%,而同程艺龙、去哪儿和飞猪的订单占比 为21.4%,行业集中度高。

2022年初,全国多地疫情反复、出行管制加剧,为住宿预定市场的恢复造成较大影响,未来随着疫情管制措施逐步放开,在线住宿预定市场有望迅速增长。 从境内外旅游产品情况来看,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旅行预订市场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OTA和线下旅行社不断探索新的业绩增长点。首先为了减少出行的不确定性,有更高比例的 游客选择三天以内的出行计划,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主要为短途游、周边游。OTA及线下 旅行社相应推出多品类的周边游产品,2021年重要节假日的周边游订单同比涨幅较大;2022 年旅游市场延续以短途游、周边游为主的旅游特征;进入2023年,随着主要客源地市场疫情 逐步过峰,从主要OTA平台旅游产品预定情况来看,中远程旅游、跨省游开始逐步恢复,OTA 和线下旅行社亦面临旅游产品的更新需求。其次,大众旅游消费日益多样化,对品质的要求 也不断提升,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专项调研显示,消费者对文化体验产品的青睐日益 增加,对OTA及线下旅行社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将观光度假与文化企业相结合的深度文化游、 体验游等文旅深度融合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再次,休闲度假旅游需求日益增长,逐 渐取代观光旅游成为了主要的出游目的,休闲度假旅游客单价高、复购率高,需要OTA及线 下旅行社搭配良好的住宿环境、必要的休闲设施以及更高品质的服务。除产品创新外,OTA 及线下旅行社还需不断加强相关技术投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放开,游客出行意 愿逐步提升,在游客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行业竞争愈发激烈,OTA平台及线下旅行社 需要迅速捕捉到游客的新需求,因此OTA平台及线下旅行社可通过加强技术投入,利用人工 智能技术和短视频、直播等新兴营销手段相结合,完成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联,提升用户体 验,激发市场潜能。 

整体来看,2022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OTA企业未实现显著性的恢复,线下旅行社仍面临 很大的经营压力。从主要业务类型来看,在国内多次大范围的疫情扩散和国外疫情反复的影 响下,境内外交通业务和住宿预定业务整体恢复情况不及预期,但因酒店端对线上销售渠道 的需求增加,在线住宿预订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此外,随着预订市场消费结构的不断 变化,对OTA及线下旅行社企业的产品、技术和营销提出更高要求。未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 的逐步放开,中远程旅游逐步恢复,带动OTA及线下旅行社境内业务发展,境外游市场的有 序恢复亦有利于海外业务的重启,OTA及线下旅行社企业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激发市场 潜能。 

Online consultation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10-672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