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社消零售 >> 预制菜行业研究-行业现状
文章来源:和仕咨询整理 作者:和仕咨询整理 阅读量:775 发布时间:2023-02-17
1、预制菜的定义与分类
预制菜: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具备便捷、新鲜、健康等特点。
根据加工需求,预制菜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种主要形态。
2、宏观环境驱动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
政策:2022年,国家陆续出台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多地出台加码扶持政策,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经济: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同比增长9.1%,反映出国民基本生活消费增势较好,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社会: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城镇化、小家庭化、单身经济、“懒宅经济”以及“高效率生活”,都带来了新的家庭餐桌需求。
3、中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
中国预制菜起步较晚,初期受制于行业消费者认知不高、餐饮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冷链运输建设不完善等因素发展缓慢,2014年开始受外卖经济、物流体系完善、宅家/懒人经济、疫情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预制菜行业在近几年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4、预制菜注册企业逐年增长
我国有近7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速冻、预制菜、预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净菜”的预制菜相关企业,其中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超半数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2018-2020年,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均超1万,2021年有所回落;广东省内的企业数量仅为山东省的60%,但产业指数却居于首位,主要得益于官方对于预制菜的政策扶持和“双节营销”工作;各省份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
5、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2017-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8%,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其中在C端市场的规模占比将接近30%;在餐饮业和居家消费的推动下,预制菜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
6、中国预制菜行业产业链
预制菜行业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预制菜生产加工和下游消费端共同构成。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预制菜成本;中游加工参与者较多,其发展能促进上游原材料的标准化、集约化;下游由B端和C端市场构成,主要消费市场是餐饮市场及食品加工市场为主的B端市场。
7、B端加速渗透,C端方兴未艾
预制菜行业仍以B端为主,渗透率仅10%-15%之间,未来菜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需求多元化将持续驱动预制菜行业扩容千亿渗透空间; C端居民的消费习惯产生变化,直播带货、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兴零售渠道纷纷涌现,C端红利或随渠道拓展继续放大,C端品牌或加速 起势拉动市场增长。
8、赛道参与者众多,竞争格局多变
预制菜行业参与者众多,可大致分为专业预制菜企业、速冻企业、农林牧渔企业、餐饮供应链平台、餐饮中央厨房、生鲜零售平台六种类型。其产业模式和渠道模式各有优势,共同构成尚在探索成长期的预制菜赛道。短期来看仍将维持分散态势,长期来看核心竞争壁垒企业有望挖掘成长潜力形成规模化发展,引领行业。
9、C端产品较B端更多元,即热食品受众广泛
C端产品熟制化程度普遍高于B端、可加工空间普遍低于B端,C端产品相较B端更加丰富多元;在电商平台预制菜销售的三大品类中,即热食品与电商平台的契合度最高,较为适合在电商平台深度耕耘;即配食品受制于冷链、供应链等规模限制,且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采购的日常食品,在线下商超铺设面广;即烹食品正经历线下混战和线上转型期,电商平台的品类覆盖度在逐步提升。
10、预制菜产品销售额逐年上涨-淘系
淘系平台预制菜涉及食品种类众多,分布在不同的电商类目下,单看“方便速食/速冻食品”和“水产肉类/新鲜蔬果”两个类目下的预制菜市场数据发现,销售额上升趋势明显,且峰值均出现在1月份,1月份正值春节前夕,消费者购置预制菜品为过年期间的饭食做准备;
“水产肉类/新鲜蔬果”类目下的预制菜销量走势虽有下滑,但销售额仍在上涨,表明产品的单价在逐年提高,消费者在该类预制菜上的消费选择趋向于高价、高端。
11、预制菜产品销售额逐年上涨-京东
京东平台“生鲜”类目下的预制菜、方便菜销售额同样上涨趋势明显,2022年1月份同比涨幅高达113%;京东平台上销售额峰值同样主要集中在1月份,不同于淘系平台的是,2021年京东峰值在2月份,而淘系仍在1月份。根本原因为2021年春节在2月份,京东的物流配送能力允许消费者在2月份进行购置,而淘系平台物流配送能力稍弱,消费者不得不在1月份就提前准备年货,进行相关菜品的购置工作。
12、健康、特色、贴合场景成预制菜未来趋势
口味与健康并重:
•随着消费者健康的意识不断提升,人 们对饮食的营养关注度越来越高,预 制菜市场展现出营养健康化趋势;
•例如,如今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新 兴方便健康餐品牌,广受白领、加班 人群、健身人群青睐。
特色菜系持续涌现:
•我国疆域辽阔、菜系派系多元且品类 繁杂,复合地域特点的预制菜才能满足消费者喜好;
•例如,北京烤鸭、海南特色椰子鸡、潮汕砂锅粥等充满地方特色的预制菜满足各地人群的就餐需求。
多元多样的消费场景:
•消费者的应用场景不同带来了多元的消费需求,匹配多样场景的预制菜为消费者带来社交属性与附加体验;
•例如,节日送礼、一人食、在家做饭、夜宵、露营等场景伴随人们生活,激发预制菜品类发展。